分类: 杂片

亚洲片,电视剧

搞不懂国内搞电影的人对文字是怎样的概念。

青蛇劫起

是个人就会看错吧,因为根本没有“劫起”这个词,看到这两个字大脑会自动修正成自己认识的词。

他们自己看着不觉得别扭吗。叫白蛇缘,青蛇劫不行吗?加个语法不通的“起”字是在想什么呢。

🐭🧀

还是挺神奇的电影,说好又不算好,说不好又有不少好的地方。因为实际上不能算🌈,色欲横流的反而不像前几天看那些假妇女革命口号电影那么失落厌烦,就算导演有不够水平的地方,至少是拍出来给人享受的。

能看出来算计挺多的,比如对性爱的表现,和女性是渐弱的趋势,从激烈到几乎没有,两人间则是渐强,越来越激烈。各种细节,简直每个镜头都是呼应或者被呼应着的。看着就想,这不就是影评入门练习素材吗,呼应之处特别明显,而一一列出看起来就是挺有质量的影评了。可惜细碎的编织却不够流畅,有涓涓细流却没有汇聚时的磅礴。大概相比于技术,这些更需要才华吧。

坦荡的是真的坦荡。这类拍的那么多,直接毫不避讳地拍出来的却似乎只有这一部,当然也有媒介受众等等的区别,但还是觉得既然是拍这些,一面讨好受众一面扭扭捏捏目的性未免太强。而且这几年总会看到暗示了半天结果屁都没有的,不说太多却该有就有并且以比较写实质朴甚至缺乏美感的方式拍,就觉得态度很好。

演员的对比还挺有意思的,一个是演技好也自知,野心勃勃的未来之星,一个是演技不好也自知,眺望未来时大概要强行克制绝望。

居然想起了几次任达华,也不知是不是做针线的缘故。倒不是表演方式有多相似,而是对演技的使用方式,看得过于清楚的有意识。比如被极为夸赞的生日,甚至有一种他自己是不是抽离了在演的感觉。而且对演技的自信也是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的。我也能感觉到他大概前途不可限量,因为这样的表演是招人喜欢的,只是不太合我的胃口而已。

而如果本身真是没有表演才能的话…看着倒惊异,原来能做出这个程度的表情吗,还有点恍惚,也算是看着长大的人表现出与通常相当不同的气质,虽然有可能这才是本人的气质。身心的痛苦大概是可以提高表演能力的,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是必须保守的秘密,无法辩白的传言,几个月后清晰可见的灾难,或许也有面对未来的觉悟。这些对角色塑造还是有帮助的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音效的声音好大,在室内的脚步声有时都像穿了机甲,那些的声音就,实际上飞溅的感觉真是可怕…

以前看过阿米尔汗的两部电影,都有些一细想就不怎么喜欢的地方,所以对《摔跤爸爸》没提起太多兴趣。看了以后倒发现这部算是接受度最高的,至少没有《三傻》的自相矛盾。

要推敲的话,还是有问题,如果真的生出儿子,会不会就变成家长剥夺孩子童年的故事了。但幸好是女儿,竟然平稳过渡成了女性反抗命运的成长,这应该叫,制作者的老油条吧。当代的电影,只要是面向观众的,基本上都会尽量面面俱到不犯错误,昆塔那么坏,但肯定不会搞种族歧视,屈从强权,那些烂仔帮,吸毒滥交不亦乐乎,也要声明好了,老子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老子内心还是个小孩子,空虚寂寞渴望爱,只要有机会机会,老子还是回给你看看心中的温柔和正义感的。一个成熟的电影产业里生产出来的电影,肯定会是不惹观众不高兴的趋势。这个电影也是一样,用女权消解了父权,把借儿女实现自己梦想这一有争议的主题生化成了对整个印度女性的激励。豆瓣的傻女权主义者竟能看出是父权的胜利,也真是带着屎黄色的眼镜看一切了。

因此也特别吃惊,怎么那么多人拿来类比中国电影,哪儿来的自信,那什么跟人家比呢。

首先国内电影人在思想上,一个个就跟出土文物似的。徐浩峰陈腐气,程耳的萎靡,更别说那些作家影评人,看了几百个盗版电影就以为自己能拍出更好的。更可怕的是,成熟电影业中的面面俱到在他们身上是没有的,多数创作者是非善恶观都有极大的问题,不尊重女性,不尊重人,从里到外的三观奇歪,毫无自觉。在我看过的很少的几部国产片里,除非有徐克这类人的参与,几乎就没有不猥琐的。《智取威虎山》的时候,还说座山雕派女人去试探兄弟的情节很模板化,想不到还算年轻的国内作家会把类似的情节安放在自己的主角身上,不以为耻。

思想性上的差距倒还不是最大的,技术上的差距才真是大,也能看出国内的电影人,认为可以借鉴这部电影是多么的狂妄自大。

电影的手法,真是套路化的娴熟,并没有什么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就像一个成名作家写的小说,未必新鲜怪奇,但是流畅稳定。用的都是常见的铺垫和技巧,但也是长久的经验证明,最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的方法。还是那句话,这是成熟的创作者制作出来的东西。国内编剧导演们,就算有一颗真诚创作的心,多数水平和意识还停留在模仿些怪鸡的东西,来点反转,弄点刻意的草灰蛇线一鸣惊人的阶段,因为他们连最基础的技术都还没掌握,连他们所看不起的俗套都摸不到门道。

即使没有,装深沉装得都像个死人了,悲悲切切死气沉沉的国产电影,真是没什么好向印度电影借鉴的。

打败印度电影倒不难,毕竟已经有了毁灭一种电影文化的经验了,我们可以向印度电影投钱,大概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只要别不舍的钱,定能整死他们。

Colossal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的,小成本,怪有趣的,除了不够阴暗悲惨,最后不是悲剧,真挺适合国内的年轻导演。

我自己觉得这种胡搞的故事还挺好玩的,野心也不太大,更像是乐趣驱动。反了很多类型,开始看起来像是《阿拉巴马甜蜜的家》一类回到家乡治愈都市创伤的戏,男主角带着两个傻朋友,不是帮女主角点大忙小忙,生活渐渐进入和谐。但其实男主角是变态,他对女主角连爱都算不上,只是建立在自卑上的妒忌,两个朋友,一个吸毒,一个懦弱,从后面的一些反应看,可能还在受他的欺凌。这样的设计下,做的又不算太夸张和苦大仇深,反而是轻轻巧巧的,并没有太强的炫耀感,我就挺能接受,而偶尔的佳句就更会觉得 还挺有想法。

不过国内的导演,要么不严肃不认真,要么严肃而不快乐,可能还是适合拍桑拿天感觉的电影吧。

诗篇

对诗歌这一领域,我一直是一无所知,即没有兴趣,更不懂得鉴赏。特别是现代诗,一点头脑都摸不到。

《路边野餐》里的诗就是这样,一直在想,这个写得好不好啊。

电影里的现代诗,好像都是一种固定的结构和节奏,比如,用一些比较新奇的比喻,奇怪的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和无理的主谓宾组合,我就不懂什么叫没有了戒律就灭掉烛火

Patterson也是一样,到了影响电影理解的程度。主角是一个诗写的很烂,但自己愉快地沉浸其中的人,还是一个默默地写着很好的诗的人,他的女朋友,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和杯子蛋糕师傅,还只是个末代小嘻皮。不能理解这些,也就影响了对电影的理解,但我真的不太理解。

后来在网上看到,Patterson的诗是来自一位成名的诗人,所以还是说这些诗是好的吧,想想倒也是,如果是歪诗,还像生日卡明信片一般用手写字体打出来,那是有点可笑了。

《路边野餐》也不能说拍得多差,年轻导演的这种尝试,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规划,并不是投机取巧的类型。只是我自己厌恶阴森森湿漉漉的画面,长镜头什么的,不用在类型电影里,都觉得特别可惜。

Patterson的感觉好很多,主要是因为亚当司机。尽管电影是理解不了的,这个人长得怪模怪样,真适合演戏。现在已经不再把他当做Kylo Ren。

就想,如果把诗替换成游戏,电影,ACG,钓鱼,游泳,电影的表达是否有所不同呢。

我觉得没什么不同,而怀疑吉姆贾木许是认为有所不同的,这样我就不怎么喜欢他。

莱昂内的电影啊,平常老下不了决心看,一旦下了这个决心,就能特别专心地看下去,而且回味很久。可要再看一部,还得下很久的决心。

而且每次看都后悔,有在大银幕看的机会,为什么没去——因为不想抢票啊,越来越不喜欢抢电影节的票,这回北京电影节,一张也没买。

这个人的电影真浪漫啊,对我来说,这才是诗。

《傲骨贤妻》已经看了6集还是没看出多少感觉,但还是可以看下去,因为每集都想看看这次的法官要怎样卖萌。

版权所有 © 2024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