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幻奇幻

科幻和奇幻

  • 19年电影这个圈子已经是个粪坑了吧,只不过这三年粪坑干了,屎都吃不上了,现在又有屎吃了可不得一个个喜得花式跳粪坑,溅得哪儿哪儿都是。
  • 《三体》实际上是十几年前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创造出来的,而现在,无论是对它的吹捧还是批评,却都是同一种保守封闭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在读:
《初出茅庐破大案》:仿佛在看黑白电影
《杀手寓言》:发现这个作者画的人好难分辨啊,好几个角色都是黑道的背头,全靠衣服和发色区分。
Gardens of the Moon:夜里醒了的时候看了一点,仍然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在听:
Righteous Prey:虽然三福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比特币,Zoom Meeting等等新形势,一直跟得上。
在看:
《万神殿》:越看越觉得不好看。两个特别不喜欢的短板,剧本想象力不够,过时,矛盾推进不好,配音动画气太重,没活力。而剧本是刘宇昆,配音也有不少演技还不错的演员。另外,最近好多部电影都出现了对原爆的歉意,只能说是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反应吧。
TO:看了蒙古的部分,那时的可爱又助长了现在的焦虑。

我是,十年前看完的时轮啊…

因为时轮而养成的习惯,这十年里又看了好多有意思的书。

真是大意了,现在听的这本书,第一章的设定貌似还挺有意思的,主角三十多岁,不是青少年,作者好像也挺有名,没想到从第二章就开始谈恋爱。现在已经听了三分之一,大部分篇幅是男女主角分别在想,我好喜欢他/她啊,可是不不他/她不会爱上我的,下的时候就记着叫圣骑士的什么什么,今天留意了一下原来叫Paladin’s Grace,女主角的名字就叫Grace。敢情是当代骑士小说啊。我还不如整本YA来看呢。

致命引擎

今年看过的书里最喜欢的一套,说是最近几年最喜欢的幻想类小说也可以了。

看电影版《掠食城市》时候想过,设定这么有趣,原著会不会很有意思呢。确实很有意思,可不是我猜想的那种。作者真是太会写小孩子和青少年的可怜无助了,我是完全见不得小朋友受罪和失望难过的人,四本看完,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其实这套书,里面也不是没有不喜欢的地方,像那些政治的,地域的映射,反正西方人一写这些,就露出他们政治环境还算不错的天真,自满和虚妄,可是角色的塑造太扎我的心,其它这些完全不算什么。

小说里建造的,不仅是蒸汽朋克,更是一个对少年人特别残酷的世界,就像SB《小杂种》里那句台词,“年轻人,死得真快”。这种残酷,让书中的角色特别值得怜惜。像女主角赫斯特·肖,看电影的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她,一脸好像全世界都欠着她似的表情,谁沾上她都会很倒霉。书里她比电影里坏的多, 很长一段时间驱动她的几乎完全是对汤姆的占有欲,做了坏事也没有勇气承认,可这却正是角色的魅力所在,因为丑陋的外貌和悲惨的身世,在她的世界里,汤姆的爱是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即使抓住了,也不相信自己能抓的牢靠,觉得总有一天会失去,用尽一切力量期望那一天能晚一点来。建立在这一基础的角色,表面上强硬,自私之类的缺点,反而更能对比出那种绝望的渴望,特别令人怜惜。

对其他角色也是,既残忍,又细腻,和他比起来,GRR的一目了然的电视剧结尾五分钟式残忍,真算不了什么了。男主角汤姆三十多岁已经开始秃顶了(这和作者是英国人 可能也有关系,赫斯特极为丑陋,让芙蕾雅是个胖子。让主角最后死去的作品也挺多的,像BS,会修复好男女主角被破坏的身体,让他们和生前一样美丽,好像安详的睡着一样。而这个里面,不但写到主角一点也不壮烈地就死了,还继续写他们的身体肿胀腐烂,眼睛被小鸟叼走,骨骼渐渐散落,最后什么也不剩。因为很难看到年轻作者常见的英雄式自我代入,还以为作者年纪很大,其实他现在才五十多,写这套书的时候三十岁,还是个年轻作家。

作为儿童文学其实是有点奇怪的,这套书在GR上评分很低,只有3.7左右,奇幻类小有名气的基本上都是4分以上,当红作家动辄4.5的也有的是。可能作为YA文学,受众YA却不一定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吧,太残酷,又不够英雄主义。虽说不对年轻人的口味,可我还是觉得少年人写得太好了,不只是凄凉的爱情,还有各种不成熟,自负,和愚蠢等等年轻人讨厌的特征,不粉饰掩盖,正面去描写,反而可以让读者去理解他们,甚至心疼他们。

还有俯拾皆是的这样的句子:

…脸上带着自认为正确的人才有的灿烂而得意的神情。

…因为充满希望的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更好。

要是她不小心的话,她就会开始关心起他来,而当你关心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要面对各种痛苦,她太清楚这一点了。

时不时拿笔尖扎我的心一下。

也能看出为什么会改编的那么糟糕了,和《黄金罗盘》的情况类似,原著的类型是YA,其中有很多针对YA的,给人以天真简单感觉的描写,但同时,表达的内涵,故事的残酷性又是超越了YA范畴的,改编电影的人,嫌弃YA的部分太幼稚,又怕深刻的部分难以理解,并且构不成商业电影昂扬的结尾,所以把这些都不要了,于是变成了毫无特色的大路片。

像赫斯特,在电影里只是个脸上有一点疤痕的小美女,由面貌而带来的绝望感便完全没有了,商业电影不敢让女主角丑得太厉害,而角色的基础也就跟着没有了。在电影里不理解凯瑟琳这角色到底干什么的,忙活半天什么作用都没起到,看了书才知道,她的作用是死掉,代表着新伦敦的希望的她,还有她的男朋友,小狗,都死了。她男朋友的甚至不是被什么邪恶的坏蛋杀死的,而是被汤姆击落的飞行器爆炸所波及,就那么死掉了。这就是原著的调子。看到不少人说,方安娜那么酷的角色,死的太随便,可放到原著的环境里能看出,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如果找一个很厉害的导演,知道要表现什么,或许能拍出原著的意味,可以特效大片的方向去做,那也就只有特效了。

可能电影的创作者也是知道这样是不行的,第一部结尾和《黄金罗盘》一样,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剧,电影也改编成大团圆的结尾了,但这样一改,下一部其实是无法进行下去的,两个电影大概在改编的时候就没有继续下去的信心吧。

一般的两本

圣天秤星

好多外国作者都喜欢冗长的事无巨细的描写。如果作者本身有水平,可以说是细节丰富,如果是RJ,我知道他是故意在凑字数,而多数情况下,我怀疑那些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以为多填进去点细节,不管有用与否,就显得自己写作水平不错,不是廉价地摊了。

设定应该说也还可以,克隆人家族,被侵蚀星球的生态,还是挺吸引人的,可是真受不了大段大段毫无意义的废话,有没有什么讨人喜欢的角色,女主角还很烦人。。看了四分之一发现这书九百多页,实在觉得不值得。

皇帝魂

皇帝魂那篇还是可以的,看的时候没觉得很讨厌,差点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和BS和解了,可是看了后几篇,还是那个讨厌的老BS。倒也说明了,我对BS的厌恶,并不是完全的主观和盲目。

二短

《看海的人》和《时光尽头》。

尽管前者比后者写作水平高些,看两本书的时候都在想,科幻作品,大多数还是套着个皮,玩弄着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词汇,写着自己国家的作家们最爱写的一套东西。

《看海的人》,宏大也算宏大,可还是始终觉得,这是日本的那种不够宏大的宏大。

像《独裁者的律令》,战败国思维特别明显。虽然我独裁,铲除异己,侵犯邻国,可我是为了让大家活下去而忍辱负重啊。

可去NMD吧!那个独裁者不觉着自己是为了大家好啊,还都觉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呢,实质上又何曾脱离对权力和利益的索求。说什么忍辱负重,也就和东方不败抱怨负心的天下人一个层次吧。

有好几篇的套路差不多,不要说看过多少科幻小说,同一个作家几篇看下来,大约也就了然了。

《时光尽头》更加千篇一律些,写作水平也更水,有意思的地方是时效性,原版出版于15年,17年引进,这个水平的作品,肯定不会有什么关注,但如果是今年出版,会不会因为当前的时事产生共感,而给予好一些的评价呢。

环保乌托邦那篇还挺有意思,可惜不管有意思没意思的篇章,作者的写作水平都太拖后腿了。翻译水平和写作水平还挺般配的,我都好久没看见满篇的天杀的,该死的,你知道,我是说。我以为即使是翻译新手,现在也会注意避免这几句著名的翻译腔了。书中有穿越的情节,翻译也像从上世纪穿越来的。

说去穿越,那天忽然想,传说里吴之荣是被雷劈死的,我觉得他可能没死而是穿到现在变成上帝之鹰了。

龙骨椅

塔德威廉姆斯太无聊了。也不能说写得特别差,就是无聊,讨厌都讨厌不起来的无聊。

男主角遇见的瘦小的男孩必然实际是女孩,这女孩说自己是公主的丫鬟那她必然就是公主本人。这么俗套又没劲的情节他怎么还好意思写出来呢。

还特别爱写长途跋涉冒险,不管什么人写,走路的情节多数都和RPG在大地图上走差不多无聊,无非是,遇见怪物了,跑跑跑,遇见什么势力了,化敌为友,或者就是在路上多么艰苦之类的。如果想好看,要有好的人物,角色可爱,做什么都是吸引人的,读者也会关心他们的命运,否则怎么写也就这点事,走个十页,发生一页情节,也未必是多值得关心的情节。倒也能成为page turner吧,扫一眼就赶快翻过去了。

塔德威廉姆斯的人物还就特别不吸引人,这也是他无聊的一个组成部分,性格这样,性格那样也都只是说说,对话和行动力,全都苍白得要命,连个能让人特讨厌的角色都没有,就是这么无聊。

原本还说,把《回忆,悲伤与荆棘》给看完了呢,第一本就看的烦死了,也难怪上次看的时候没借到下一本直接放弃,根本不值得看完。

版权所有 © 2024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