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种特别好玩的问题,叫怎样写一个XX的故事,和知乎绝大多数回答的水平一样,并不会有写作经验丰富的作者来解答,讲讲如何使用写作技巧,要多读多写之类,只有一些语文程度低到连“怎样写一个故事”和“给我写一个故事”都分不清的人在写故事炫耀:看我的脑洞大不大——是挺大的,养几只金鱼没问题。

而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的。

高中生小白文最方便的视角。

看完了《君臣人子小命呜呼》,就想起知乎的这个问题,怎样为不是男女主角的角色写故事,下面自然是一片我是某某某,接各种流行文本的拙劣模仿。我就有点想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写看起来是配角其实是主角的故事呢,就看看柴纳·米耶维的《伪伦敦》,如果想写配角的同人,《小命呜呼》就很好。至少是专业创作,比直接把配角当主角写个POV的假脑洞要强很多。还想说,把脑洞太当回事可不好,创作不能只靠这个。只要稍微看点书,就会发现,能找到个前人没用过的创意,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数所谓的脑洞,别人不但写过,而且写得特别好。文学创作,并不是日本推理创作,谁出了别人没出过的梗,谁弄出点出人意料,都被鸟吃了,就算赢了。决定一部作品好坏的因素太多了。

不过我没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我不是创作者。看问题都是从读者和观众角度出发,而且是个别扭的读者和观众。我知道脑洞派的天地大着呢,自己觉着PKD空洞空虚,可很多人都把他当神。还觉得威廉·吉布森跟郭敬明差别没多大,他名下也是一片神作之声。

《小命呜呼》这个片子呢,就是,加里 ·奥德曼太可爱了。

原本的戏剧应该挺好玩的。我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个剧是干什么的,一头雾水,慢慢发现是《哈姆雷特》的同人,最后才知道两个人是剧中的两个小角色,前面糊涂的地方也明白了。戏中戏中戏,哑剧木偶剧的很好看,两个人荒谬的处境,想象一下原剧中大概是什么样子,也是有意思的。

不理解的是,电影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只是舞台的重现,一看就是话剧的感觉,而电影所独具的特点在哪里呢。所以我不知道这样拍摄的意义。可能如果加里奥德曼在三十几年前和蒂姆罗斯一起演了出话剧,现在就只剩下履历中的一行字了,而电影,现在还可以看到。

《沉默》看到后面,开始想,哎呀我干嘛要看这个呢。不是拍得好不好,是我一点也没兴趣,也不喜欢,更谈不上感受。

要说有收获,大约就是发觉亚当司机还挺好的吧。

原本无法考虑这个演员好不好,看见他的脸,就想啊啊啊,Han死了啊。这一次,可能是因为有加菲做对比,他那张古怪的脸又更适合做表情,有他在的场景,注意力就完全会被吸引过去。有点想试着放下仇恨,看看他别的片子。

加菲就太不好了。我倒不是对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大约也是很努力的年轻演员,可是他长得那么标准的英俊,脸上的皮肉那么厚,做个好演员,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吧。另外,确实不喜欢看毛发特别丰富的人。

电影讨论的东西一点不懂,可是有一点很好玩,中间开始觉得很奇怪,美国人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呢,那么多花样的虐待。他们的残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割了底迪塞嘴里,区别不过是生熟而已,能深入研究东方的各种处死方式,这也太用功了吧。看完了才知道原著个日本人写的小说。

最怕看日本人写的严肃小说了。


即使是很严肃的电影,我怎么一看迈克尔·佩那的小胖脸就很愉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