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mory Cohen

Gen

现在对英国演员的态度,很像早些年香港那边对大陆演员的态度,觉得是科班出身,受过正统的训练,演技必然出色。英国演员,动不动就能演莎剧的,也必然更加高端。好些英国演员似乎也有同样的自我认知,表演的时候特别喜欢端着,像抖森,蒂尔达斯文顿,还有这几年的凯特布兰奇,(特别是后二者,因为抖森本身演技就很差)都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美国这边一直很有名不副实感的就是瑞安高斯林了吧。我连他的帅都感觉不到,认为他长了个窝囊废苦瓜脸,一发愁鼻孔就特别明显,演技也没感觉,至少是对我毫无触动。

布雷德利库珀至少还是个合格的花瓶,我不喜欢的帅也是一种帅,总比高斯林明白点。

《松林外》这个片,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创作意图,不过全片可以说建立在瑞安高斯林的角色上,基础讨厌,整体也自然讨厌。

整个电影我就觉得AJ和继父两个可以理解。继父是好人却不被领情,演员也是看着比较舒坦的,AJ是爱茉莉科恩演的,我就为了他看的电影,不理解也不行。其他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对了电影里还有雷利奥塔,老怀疑爱茉莉科恩会很快变成他那个样子,在同一部电影出现很好玩。

还看了两部政治片,结论是,这个类型实在难看。

Hot

炎夏之夜》,从名字看是非常应景的电影,我一个不怕热的人,这几天走在路上都觉得随时会溶化。可惜电影本身,因为导演没本事,拍不出“热”是什么感觉,只会旁白这天温度到达多少度。

91年已经是那么久之前了,从现在到那时的距离,比我刚入邵氏坑时与《中华丈夫》的距离还远一点。同样是导演不行,也未能从电影中获得什么惆怅。

多数时间用于讨厌柴勒梅德这个演员了。二十几岁了还跟没发育似的身材,可怕的双眼皮,耷拉眼,难以掩饰的自得神情,处处是雷,不出所料越讨厌越是红得快。

剩下的时间,以及主要目的还是看艾莫里科恩。

仍然是乡村小霸王戏路,却还不错。

这个电影前的两年,他还在演青少年,如果让15年的他,那时没这么胖,还有多少带点美少年感,来演柴勒梅德的角色,也可能会多些合理性,没那么讨厌,他那部《收获的天空下》,即使也不是出色的电影,各方面都比这部好得多。

留着胡子,腆着肚子,管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叫kid,也挺有意思。至少他能多赋予角色点东西,餐馆(华夫饼看起来好香)中的幽默感,枪杀一场的怜悯,这都是好的。而且他的眼睛好看,笑起来又实在可爱。

为了他忍受一下柴勒梅德,也不是不可以。

小朋友

Emory Cohen好可爱啊。

对这个年轻人我好像就会发出这么一个感叹。因为年纪小吧,也不想太做演技上的观察。去年我想44岁的PW是感兴趣过的最年轻的演员,今年终于出现了九零后,一个巨大的飞跃。

开始觉得他有些地方有点像Ribisi,但好像并没有Ribisi一样在表演上的追求,倒也不是说他没有追求,应该说他就的追求就像现在这么个年级的年轻人,认真,吊儿郎当,自恋,二百五什么的混在一起,即严肃,又不够严肃。

这也是个可爱的地方。

可主要还是眼睛好看,笑起来好看,委委屈屈的样子特别招人爱怜,唤起了我的母性。

《收获的天空下》是翠贝卡电影节出来的,自从关注了一些半红不黑的二三流演员,圣丹斯都显得太高端了。电影的背景是美加交界的农村,我好想也特别爱看外国农村的事儿,像Longmire,其实西部片也是。今年看的书和电影,好多提到从加拿大往美国贩毒,以前只知道有贩药的,类似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情况,不知道贩毒这个事儿是不是近几年才兴起的。

忽然想起来有一年香港影展放《秋天的童话》,张婉婷说船头尺的原型去加拿大走粉被抓,关在那边的监狱里。看来是一直有的线路。

故事是挺没劲的,好在少年间的感情拍得很真挚。十几岁的时候和朋友之间是这样的,为点屁事能笑得死去活来,近于无私地为对方着想,同时近于极端自私地把别人拉近自己的破事儿,因为根本不会去想什么自私无私。以为以后做什么也会和朋友在一起,像小夫妻一样规划着未来。在大人,特别是女大人眼里,是太像爱情了吧,可这就是小孩的友情,特别是,那会儿还有吴宇森…

结尾很无力。成长是必然的,把一切可能阻碍成长的因素都扯掉,以偶然事件造成的死亡去推动主角继续前行,编剧太硬来了。

我也就看看Emory Cohen,倒也不是真的在乎。

在Detour里他演个小无赖,粗鲁凶蛮,爱着女友却以凶暴的方式表达。我就觉得他演得很不对劲,因为他的羞涩孩子气的气质,和角色差得太远,没有狂暴的爆发力。可是在《收获》里,他演的也是不良少年,当地中学生里的小霸王,却没有违和感,逞凶打人时,也挺狂暴的。尽管还是是想这不该是本·福斯特的角色吗,他演起来居然很不错。也许是大了反而退步,也许是青少年的暴力与成年人不同。

这年轻人越来越胖,估计过几年也就秃了,脸有点往雷·利奥塔发展的趋势,变成个中年人之后,怕就可爱不起来了,所以现在得珍惜一下。

我这是什么心理呢,反正是越来与不严肃了。

算是看完了冰火吧。其间快进很多,除了主角之外很多人也没认全,谁也不喜欢,但总算这一工程是完成了,接下来可以看看电视剧,欣赏马王。

有点高兴地得出了一个过去不敢下,现在也不敢在外面说的结论:Grr的写作水平不如RJ,风格差了很远。

Grr和RJ关系很好,在冰火中还致敬过他,我一开始黑过Grr,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不在黑了。而且他红得都快核聚变了,万人敬仰,我以前从没看完过冰火,总想着他位置高到如此,冰火位置高到如此,比起WOT必然有特别过人之处,这回算是读完了,还是没有见到这些长处。

只能说电视剧式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成,能吸引大部分读者,但不适合我吧。

作为一个POV的作者,他自我抽离做得还是不够,角色层次还是单调,特别是,幽默感不好。

但还是相对好读吧。

不像RJ犹抱琵琶半遮面。

(到四刷tSR,我发现自己竟然理解了Faile,尽管对她的憎恶并没有减少,可是我不再觉得她讨厌的不可理喻了,她现在讨厌得非常有逻辑。

有人曾经问过RJ,Faile对Perrin是不是出于野心,RJ回答她是有野心,但对Perrin的感情是真的。我就想能有多真,Perrin要真心想做回铁匠,她还爱吗?但现在我觉得,这确实是爱,因为他们Saldaean认为男人就该比女人强,就该建功立业,野心正是他们爱情的一部分。就好像崇尚武力的社会能打会引发爱情,看重知识的世界斯文更能激发荷尔蒙,有些地方的人见到胖子便无法自持。Saldaean的爱情就是把对方当蓝筹股,所以当Perrin归于平凡的念头时,Faile拼命把他往权势功名上拉,也是少女对爱情的执着了。

不过讨厌还是讨厌的。玩弄权术小算盘什么的,放在冰火或别的宫斗类小说里几乎可以做反派。可RJ写这个角色也不是为了让人喜欢的。)

最初的动力还是想看一下电视剧,因为海王笑起来眼睛实在好看。

现在看演员也就是看谁眼睛好看了,基本不在乎演技。大概因为不看国产片,演技总在一个凑合能看–能被吸引的范围吧,即使有艾米亚当斯贝尔之流,也是个观点问题,觉得浪得虚名,或者表演不符合审美,但还总是在演技的范围内讨论好坏得失,而不是瞪着眼指点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罗德斯蒂格眼睛简直会说话啊,笑起来眼里简直要开花似的;这个海王,看上去凶神恶煞的,笑的时候眼睛弯起来,好纯真无邪啊;爱茉莉科恩这小弟弟,虽然胖乎乎的,可是泪汪汪的眼睛好可怜,笑起来又那么甜蜜…

就是这样怀着少女心看电影,乐趣一点也不少。

想起来我还是喜欢凯文史派西的,还给他起了代号叫派秃,因此没法管PW叫派秃了。本来不喜欢路易ck,可看了公园与休憩觉得他很可爱…

这俩人就这么完蛋了。

克里斯蒂安贝尔要能完蛋就好了。

Brooklyn

在年轻女演员里,罗南算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一个。看过她的几部电影,角色的性格都很讨厌。她天生样貌傲慢,没表情的时候就是一脸自矜和鄙视,角色本身又往往带有类似的气质,就更不喜欢了。她这个样子如果是中老年,可能会好点,别人会认为这是岁月经历带来的高高在上,或称之为气场。

电影本身很奇怪,移民题材的电影,生活一帆风顺,净在爱情上莫名地纠结。看到想家的情节还觉得有点感同身受,心想在外面是多么不容易,之后就觉得,爱尔兰移民可真幸福啊,到站有人接应,工作住处都安排好了,教会还出钱给进修,只要听话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而且他们还没有语言障碍。相比起来,别说华人移居外国了,现在年轻人移居北上广,都比她艰辛得多。

所以这并不是写移民的电影,而是奇怪的女性片。也不想说女主角的做法对不对,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既然是男女都会有的人之常情,拔高到女性独立和成长就真是很可笑。真是一打这张牌,什么都可以。前两天还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女的,生个孩子自己不喜欢,扯了一大堆价值,独立之类的话,可实际上孩子是父母带的。感情不能勉强,对自己的孩子也一样,唯有用责任代替感情,尽量减少伤害,这位可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长辈,倒拿独立作为不负责任的挡箭牌,沾女权主义的光。这类以自私为基调的表达,真是女性主义的蛀虫。

还好我是为了看艾莫里科恩,最近看他的几部片,都是虽然不知道是谁,但这个人好可爱的感觉,就这么记住了。在这里还真不错,也是非常可爱。尽管其实并不是很像,老让我想起Ribisi,大概因为两个人都比较矮。

版权所有 © 2024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