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Michael Pena

周末

在听:
Righteous Prey:小花在飞机上吓唬Lucas太逗了,今年第一次听有声书笑出来。
看了:
《月球坠落》:总记得这是去年上映的电影,查了一下是今年四月,大概五月之前的日子,都像去年吧。
对PW和佩纳非常熟悉,他们是我2016年看得最多的两个演员,陌生的反而是导演,他以前的名片,像《独立日》和《后天》都没看过,《2012》只看过一个开头。他的电影都是跟着演员看的,《中途岛》和这一部都是因为PW,《星际之门》是因为KR,而我对KR感兴趣,还是因为《战斧骨》,又是PW。
《月球坠落》应该是他的类型吧,之前看评论好多人觉得不好,我看着还挺乐呵的,不科学有不科学的道理,像利用月球引力升空,就挺好玩,想着没有动力,怕得是个有去无回的旅程了,没想到最后月球进入地球大气层,直接从月球上摔回地球了,就挺好玩。可能还是因为有我喜欢的演员吧,大PW的电影,大多是这个水平,我也很习惯。有趣的是,最后他没有牺牲,有好几次嘴边竟然仿佛带着一点掩饰不住的庆幸似的,真是好玩。
因为是国内投资的,里面的中国非常正面,现在再看,这些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的这边,在国际上是怎样的形象,在灾难之下是怎样的情形,和电影里的想象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以前的善意的,或是有偏见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的感觉与表达,也不再有了吧。
《暗夜博世》:我异度之刃玩多了,看见Morbius还以为是Mobius,开头看见漫威标志才知道是这个类型的电影。虽然女主角挺好看,可是杰拉德莱托和马特史密斯都很丑。我不喜欢看丑人。在一个场景的背景里播放着一部香港武打片,我觉得里面的角色辫子绑得松松垮垮的样子有点像狄白白,为了看片尾字幕确认,才决心把这部没意思的电影看下去。原来是《清宫大刺杀》,我果然没有认错。

Ant

觉得自己是有必要多学习学习了,连水熊虫都不认识,好土。

上一集《蚁人》也是主打家庭吧,虽然除了迈克尔潘納都不记得什么了。如果不属于妇联,那会是非常合家欢的电影吧。

角色的话痨,比《死侍》舒服多了,大概因为主要是卖蠢,而且老走神没重点一般来说是很好的喜剧节奏。加上角色较为朴实,故事也很温柔,就没有《死侍》那样强行黄暴的疲惫感。演员的形象当然也都比瑞安雷诺兹好多了。

量子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呢,我总觉得那是超出我想象的,但如果真能看到,又会发现一切都是本该如此,所以电影里是怎样的设计,倒都是没关系的。

米歇尔菲弗真是大美人啊,比多数女明星都高出一个层次的美丽,不是特效的关系,举手投足就是美人。迈克尔道格拉斯就正相反,即使他演一个并不讨厌的角色,也无法产生什么好感。

潘納还是适合演这种角色,作为演员自然会有更为严肃的追求,可他演喜剧还是更可爱一些。另外信山达基的,是不是都很喜欢拍科幻片啊。

Extinction

因为DBH占据了太多的精神所以想看个电影调剂一下,看到一半WTF,怎么回事啊,又是这个。

而且还特别差。

都是科幻片上回的《幽冥》也不至于这么差。

这个简直就是突破极限了。也是人造人具有了感情,人类也不知为啥就要毁灭人造人,连个牵强的理由也不肯给,就算不把他们当人,就不把他们当钱吗。

这里的的人造人还都不是量产机,一人一个样,我自己是很喜欢迈克尔潘纳啦,去年看他的电影比谁都多,看这破片也因为他,可谁会把人造人做成他这个样子。

或者他老婆的样子,他女儿们的样子。

人造娃娃我也是能理解的,大概能有一定的慰藉作用吧,性格设置成电影里那么讨厌就不能理解了,谁会那么神经病往家里摆俩任性娇气愚蠢的假小孩呢,长得还那么不可爱。

就这么一群长得奇形怪状的人造人,反抗人类暴政变成对人类的屠杀,把人类都驱赶到火星,自己也觉着杀的人太多,心里过意不去,干脆洗了脑忘记过去,住进人类的公寓,装模作样地模仿人类家庭,玩起了长达五十年的过家家游戏。

反攻过来的人类,看到人造人里还有儿童形状的,还会过家家,便大惊失色,怎么他们也是人,也有家庭吗。

而逃走的人造人,虽不排除和平的可能性,已经荷枪实弹准备反击了。

就是这样令人发指的一个故事。

可能编剧是太陶醉于自己设计的剧情反转了,人物性格,故事背景都没有任何计划打算,就指着到后面观众能喊个没想到。可编剧质量太低观众根本不会在乎想到没想到。

要说潘纳的片子总体质量也还可以,要么在较大制作里做配角,要么在瞎闹片里演基佬。还真是没看到这个程度过,也许是拍《毒枭》买一送一吧。看到后面他的小胖脸都显得不那么可爱了。

MP

我想看潘纳端着他那可爱的脸演毒枭啊,可他演的是卧底,而且是最后死得非常惨的那个卧底,不想看这一季了。

Swagger

也不是说迈克尔佩那演技多好什么的,可是他那个“啊?!”的脸,真是太可爱了。我就喜欢憨了吧唧的拉丁演员。

还是看了Shooter,原著都记不太清了,听的还是个删节版,可记得角色都还不错,故事还行,就因为电影是马克沃伯格演的,不想看。感觉最终还是会因为个什么理由看。果然如此。

是比较喜欢看乒乒乓乓的电影,而且狙击写的很夸张,枪枪爆头,这是不真实的,所以很爽快。也就忽略了马克沃伯格,还有凯特玛拉。以前都没留意过,马克沃伯格的鼻孔真大呀,简直比詹姆斯马斯登还大。

当初为什么没有继续听swagger呢,现在有点想继续补一补。

Vacuity

知乎上有一种特别好玩的问题,叫怎样写一个XX的故事,和知乎绝大多数回答的水平一样,并不会有写作经验丰富的作者来解答,讲讲如何使用写作技巧,要多读多写之类,只有一些语文程度低到连“怎样写一个故事”和“给我写一个故事”都分不清的人在写故事炫耀:看我的脑洞大不大——是挺大的,养几只金鱼没问题。

而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的。

高中生小白文最方便的视角。

看完了《君臣人子小命呜呼》,就想起知乎的这个问题,怎样为不是男女主角的角色写故事,下面自然是一片我是某某某,接各种流行文本的拙劣模仿。我就有点想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写看起来是配角其实是主角的故事呢,就看看柴纳·米耶维的《伪伦敦》,如果想写配角的同人,《小命呜呼》就很好。至少是专业创作,比直接把配角当主角写个POV的假脑洞要强很多。还想说,把脑洞太当回事可不好,创作不能只靠这个。只要稍微看点书,就会发现,能找到个前人没用过的创意,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数所谓的脑洞,别人不但写过,而且写得特别好。文学创作,并不是日本推理创作,谁出了别人没出过的梗,谁弄出点出人意料,都被鸟吃了,就算赢了。决定一部作品好坏的因素太多了。

不过我没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我不是创作者。看问题都是从读者和观众角度出发,而且是个别扭的读者和观众。我知道脑洞派的天地大着呢,自己觉着PKD空洞空虚,可很多人都把他当神。还觉得威廉·吉布森跟郭敬明差别没多大,他名下也是一片神作之声。

《小命呜呼》这个片子呢,就是,加里 ·奥德曼太可爱了。

原本的戏剧应该挺好玩的。我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个剧是干什么的,一头雾水,慢慢发现是《哈姆雷特》的同人,最后才知道两个人是剧中的两个小角色,前面糊涂的地方也明白了。戏中戏中戏,哑剧木偶剧的很好看,两个人荒谬的处境,想象一下原剧中大概是什么样子,也是有意思的。

不理解的是,电影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只是舞台的重现,一看就是话剧的感觉,而电影所独具的特点在哪里呢。所以我不知道这样拍摄的意义。可能如果加里奥德曼在三十几年前和蒂姆罗斯一起演了出话剧,现在就只剩下履历中的一行字了,而电影,现在还可以看到。

《沉默》看到后面,开始想,哎呀我干嘛要看这个呢。不是拍得好不好,是我一点也没兴趣,也不喜欢,更谈不上感受。

要说有收获,大约就是发觉亚当司机还挺好的吧。

原本无法考虑这个演员好不好,看见他的脸,就想啊啊啊,Han死了啊。这一次,可能是因为有加菲做对比,他那张古怪的脸又更适合做表情,有他在的场景,注意力就完全会被吸引过去。有点想试着放下仇恨,看看他别的片子。

加菲就太不好了。我倒不是对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大约也是很努力的年轻演员,可是他长得那么标准的英俊,脸上的皮肉那么厚,做个好演员,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吧。另外,确实不喜欢看毛发特别丰富的人。

电影讨论的东西一点不懂,可是有一点很好玩,中间开始觉得很奇怪,美国人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呢,那么多花样的虐待。他们的残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割了底迪塞嘴里,区别不过是生熟而已,能深入研究东方的各种处死方式,这也太用功了吧。看完了才知道原著个日本人写的小说。

最怕看日本人写的严肃小说了。


即使是很严肃的电影,我怎么一看迈克尔·佩那的小胖脸就很愉快呢。

版权所有 © 2024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