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看书

一些

印第

犹豫过要不要去电影院看,又怕看见年老的福伯会难过。真看了倒还好。

福伯的角色,印第与韩,我都有点不分角色和演员,所以年轻的部分,即使知道身体是别人的,脸是假的,也不妨碍看得乐呵。老年真的老了,不过古龙喜欢用背很直去形容老英雄,印第的背就很直。

后两部在我来说都是不需要的,一定要拍的话,5的形态还是比4好一点的,至少没有傻呀拉博夫。那阵子他真是无处不在,好想要继承一切似的,开罗人取下面具的瞬间我都在担心,千万不要是他。还好他糊了,不会再出现,这一集的下一代再不招人喜欢,也不会有他那么讨厌。两版继承人,似乎也体现出了十几年来环境的变化。

印第老了之后是有特殊气场的的吧,被他接触了,一切交通工具机能会大幅提升,在大城市里骑马是帅的。

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是无法从飞驰的摩托跳上飞机起落架的,所以在电影里,男人女人做这一动作都是合理的?

蛇和虫子不够多。

地动

要是几年前看,或许会在画风太丑,情绪表达有些一厢情愿的过度,格局到最后反而变小等等纠结计较,现在看,就真是有些受鼓舞。

因为一个年轻人画的追求和传承真理的故事中每一个主角面对星空的感动,就是现在所需要的东西。

也不想说很多,很难表达,或者不需要表达。

感动之外,理性与感性对角色的共同促进也很吸引人。见过太多对理性和感性的对立,单方面强调和对另一方的鄙视,实际上面对真理的话,因为有理性,才可以在真理有悖于自己的认知,社会的成见时,去选择真理,因为感性,才会有热情在自身利益有害无益的情况下,追求和坚持真理。二者缺一,就容易陷入算计,利己,狂信吧。

或许是题外话:以前看见乱世出英雄这句话,想象的都是侠客美人这些浪漫的事情,现在渐渐觉着,或许是些更现实的东西。好的时候司空见惯,轻易就能做到的事,在坏的时代可能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了。多数人都会随波逐流,把自己变坏一点来适应,而那些不肯去适应的人,宁可痛苦也要坚持做那个好的自己的人,就是英雄吧。

我自己是特别懦弱的人,大概渐渐就会用时代做借口把让自己变成坏人,但至少想要保持一下对这些美好的人的敬意和向往。征服宇宙,还是不太想放弃呀。

body

  • 以前也说过好几次了,大刘创作的高峰期,和那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的时代是联系在一起的,他并不是趋炎附势,而是想对当时的趋向做一些反思。当然现在看起来,这种反潮流是可笑的,就好像一个北极的人,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就开始担心如果太阳升到中天,大家会不会热死一样。可是在那个时候,有多少人能想到,太阳在天边晃几晃就会沉下去呢。而现在对他的吹捧和贬低,也不过是各取所需的利用吧。就很讨厌和大刘相关的一切,无论好坏。
  • 现在是不是悬疑小说只剩下女性主视角多次反转这一种类型了,被推荐一本是这种,再被推荐一本又是这种,女作者写的是这种,男作者写的也是这种,不同的讲播,同一个口吻,每一本都难听的要命。不止一次地想,现在的人就只配听这些垃圾了吗。所有的这些烂书,还都得到了特别高的评价,因为主角是女的,是神经病残疾人,反派是男的,所有就少数群体了,女性主义了,写得再烂也爽到了。
  • 电影也不好看,就《银护3》还行。也不想去电影院了。过去可以忍受的那些,在电影院里用手机,说话的人,现在想一想就要疯了。

  • 19年电影这个圈子已经是个粪坑了吧,只不过这三年粪坑干了,屎都吃不上了,现在又有屎吃了可不得一个个喜得花式跳粪坑,溅得哪儿哪儿都是。
  • 《三体》实际上是十几年前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创造出来的,而现在,无论是对它的吹捧还是批评,却都是同一种保守封闭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听完:
Righteous Prey:果然最后两个犯人没抓住,再一想原来这就是要表达的意思吧。一个有钱的凶手,配置了厉害的装备,造成大量死伤,而说到底,整个案子,凶手或被害人,都是有钱的坏蛋,唯一一个没钱的也是坏蛋。只是他们之间的游戏而已,对Lucas和Virgil来说反而更像无妄之灾了。如果不是系列的名字都带Prey,这一本就该直接叫做Not our Business
在听:
Devil in a Blue Dress:总记得自己看过这本书,因为很有名,听起来却完全没有印象。和同时期好人做侦探的小说还是有区别的,很多有因的愤怒。
在看:
《黑袍纠察队》:暂时觉得不难看,也没觉得特别好看。

在听:
Righteous Prey: 两个人都受伤了。以为前面一直很眼红比特币带来的财富,觉着暴发户和疯子互相残杀一番,Lucas他们来收个尾就好了,最后却是非常惨烈的场景。知道他们不会死,可是Lucas这么大年纪了,小花原本也不是容易受伤的类型,又拖家带口的…
离结束还剩20分钟,还剩两个凶手会怎么结尾呢。

在看:
《黑袍纠察队》:看了一点还可以,没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也没有很不喜欢的地方。性和暴力很明显的刻意为之,可是我现在不讨厌这些。

在听:
Righteous Prey:抓第一个凶手的地方写得真好啊。三福总是这样,似乎也就是冷静的平铺直叙,却特别的抓人,有戏剧性而不显得刻意,还很好玩。
看完:
「万神殿」:难看。刘宇昆真是不行,想想看他写个长篇就需要照搬史书,可能是真没有构造故事结构和人物性格的能力。写情绪驱动的短篇还行,来真的就不行了。且不说科幻设定多么陈旧,缺乏想象力,推动故事经常要靠某一个角色的固执和其他人的劝说来进行,一个段落结束之后不太会衔接下一个段落,像写连载一样没有方向。因为角色只是工具所以也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就这还爱字当头,这爱也就是个字吧…
在玩:
异度3终于可以随时拔刀了。开始好像太厉害了影响到游戏的乐趣,后来去挑战高自己二十多级的怪,一分多钟内看看是我先砍死他还是他先砍死我,十分刺激。
在读:
《初出茅庐破大案》:仿佛在看黑白电影
《杀手寓言》:发现这个作者画的人好难分辨啊,好几个角色都是黑道的背头,全靠衣服和发色区分。
Gardens of the Moon:夜里醒了的时候看了一点,仍然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在听:
Righteous Prey:虽然三福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比特币,Zoom Meeting等等新形势,一直跟得上。
在看:
《万神殿》:越看越觉得不好看。两个特别不喜欢的短板,剧本想象力不够,过时,矛盾推进不好,配音动画气太重,没活力。而剧本是刘宇昆,配音也有不少演技还不错的演员。另外,最近好多部电影都出现了对原爆的歉意,只能说是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反应吧。
TO:看了蒙古的部分,那时的可爱又助长了现在的焦虑。

在读:

《初出茅庐破大案》:以前有人跟我说《梅森探案》特别没劲,所以看见斯坦利·加德纳立刻退避三舍。忽然想起,这是上中学的事情啊,我甚至都不是很喜欢这位同学,几十年的思想钢印。如果这本好看,梅森系列也可以看看。

《杀手寓言》:分镜节奏真好啊,其实内容倒一般

在听:

Righteous Prey:三福还是稳。

在看:

《万神殿》:午饭和地铁时间能看下去但是不能不停地看下去。

ben:好像是19423吧o失手碰到y的头的小事故还挺可爱。

版权所有 © 2023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