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Jack Reacher

指南

这个月一直没看着特别好的书,积极性低了很多。

看了个印第安前探长的系列, 有印第安元素的故事我一般还是挺有兴趣的,这个Cork O’Connor系列也出了十好几本,觉得不会太难看吧。到也不能说很难看,念书的人声音年轻,非老年角色听起来都很精神,容易有好感,主角本人,一个情人一个老婆性格开始也还行,教育别人杀人报复并不能得到满足感的时候义正词严的,像个好人。很可惜到最后几章急转直下,自己摊上事儿了顿时不管满足感不满足感,还对妻子拔枪相向,好端端地一下变成特别讨厌的人。罪犯更是愚蠢到家,摆脱嫌疑,竟然立刻把行凶时开的车送给刚刚还怀疑他的女朋友,赃物藏在车里都没回收。可能因为作者有一点点刻意对比,引起了我的同情心,对主角老婆的兴趣还大一些,以后实在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或者会再来一本,看看这两个人离婚了没有。

小李系列也算看完了,连着三本都不好看,18比16和17略好些。

这些作家,在写作经验方面,进步最快的总是拖戏手段,书一本比一本厚,情节越来越少(这个谁也比不过RJ呀)。早先罗嗦,也就是打架前吹吹牛B,回忆自己打小就很厉害之类,现在发展到搭车等了七辆,便把前六辆型号颜色分别描述一番,明显在凑字数骗稿费。

这系列敌人是犯罪分子的好看率高一些,牵涉到军队,官方的多数不好看。最近这三本都是后者。故事很弱。18集有个吸引人的开头,等了好几本,终于要见到Turner了,却陷入了过去的案子,小李身上两宗,Turner身上一宗,一共三个疑团要解决,小李还被重新征召,看起来会很好玩似的。没几页之后又开始搭车租车。虽说小李一直在流浪,可李小孩真不适合公路片,没滋没味。又舍不得让Turner抢风头,把个千呼万唤屎出来的角色写成个跟班。更可笑的是小李那两个神秘的陈年旧案,没什么抽丝剥茧,搜一下旧档案便真相大白了,两个律师,都是好人,都没做这个功课。

敌人弱到爆,一共四个跟班,身手都不行,给一一打残之后,他们就玩完了。弄得我都有点同情,这俩老基友也没干太伤天害理的事儿,给自己起代号叫罗密欧与朱丽叶,同生共死也怪萌的。

看了19的简介,又是军队相关,还去了巴黎和伦敦,可以想象有一百页左右是描写搭车去机场,上飞机,坐飞机,下飞机,搭车离开机场,恐怕真要抛弃这个系列了。

土豪

又到了看《东成西就》的季节。下了不少新的片子都不太有心情看,就像看些又轻松又好看的,自己知道这是个过高的要求。

看到好多抱怨亲戚间话题的话题。想了一下自己,好像也是反面角色呢。什么都不说显得很不懂事,会让父母尴尬,虽然不会跟人家去比工资和对社会的贡献,总也是离不开工作结婚小孩子。

否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兴趣爱好,你知道吗,Saidin和Saida推动时光之轮转动编制出的Great Pattern,这就是所有世界的本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张大织锦上的一根线……

或者,下个月可以围观狄龙姜大卫分手,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看……

这样更尴尬吧,好像都还是维持现状做反面角色好一点。

电影都不太看得进去,最近还是在看侦探小说。

开始对约翰·希欧林的系列印象不好,因为作者介绍里写了个:

享誉全球的当红犯罪小说作家,是继“千禧年三部曲”作者斯蒂格·拉森之后最闪亮的畅销传奇。

大概出版界的文案工作就是想方设法让好端端的一本书散发出讨厌的气氛。

用拉森给瑞典侦探小说做招牌,非常容易误导。他的风格和其他的作家都不太一样,侦探性格非常激烈和不稳定,比犯罪分子还疯,虽然我自己是非常喜欢警察这边韩国家长里短剧,坏人那边日本夜间伦理剧的北欧传统风格,但冲着龙纹身来的大概就会觉得上当了。

不想拉森的事,这系列本身挺好看。里面有个非常聪明的老爷爷。第一集是主角,都八十岁了还和犯罪分子周旋,差点死掉。在这一集又很精神地出场做配角,这一集的主角没有及时积极地和他聊案情,否则书的厚度可能会只有现在的一半。

两本书说的都是对失去的思念和对健在亲人的眷恋,很琐碎,但一直看下去,又会觉得细腻感人。

在GR上看到系列的评分一路下滑,可我还是挺愿意再看几本。

维兰德的系列也看了两本,不是特别有感觉,主角的性格和案件都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类型,在想要不要直接去看电视剧。

第十五本小李,是阅读过程中笑得最多的一本,不完全是因为小李晚节不保。这本书的处境设计的比较有趣,跑到鸟不拉屎的广大农村,俩邻居家串门都的开车走半个多钟头,又被当地土豪通缉,要行动只能偷抢借车,原来的车主又去弄别人的车来开,变成搞不清那辆车里坐着什么人的局面,最后把始作俑者小李大明白也给绕晕了,四十多年来第一次给人按住打脸。

放在小李的系列里,风格上是有些不和谐的,坏人的犯罪链条有点幼稚,巧合和脑补过多造成误会,更适合大家都是傻瓜的类型,但真是很好玩(小李你也有今天啊啊哈哈哈),就不想那么多了。

这回的坏人非常坏,小李用凶狠的手段对付他们,无法怪他携私报复,倒觉得很痛快,再狠毒一点会更痛快。

这本还在惦记着上集电话里的女军官,完全没有感情戏,小李不自得满满地泡妞时,总是更可爱一些的,况且还被人打晕了(真是够了啦!)。

完美嫌犯

看过的书改编成电影都会好奇,小李又是我宠幸过的,浪费时间也还是去看了。

原先觉得这片子不会好看,因为汤告鲁斯才一米七,李小孩收了钱还替电影解释说小李的高大是内心的强大,好像自己没有白纸黑字地把小李设定成一米九似的。从这一点我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电影就是一个混钱的项目。

他们那一套,看那个书比较红啊,就起个项目,找个人写个去菁存芜的剧本,找些有号召力的演员什么的。编导演在花絮里都会说我多么喜欢这部作品,早想加入其中,实际上一看电影就知道这帮人进项目之前大概都不知道自己参与的是什么。

一看电影片头我就觉着自己大概猜错了,汤告鲁斯居然还是出品人呢。

小李那么酷,我看书的时候也有代入的时候,咱要也能这么厉害,该多厉害。我要是个有钱有名的演员,自然也会动念,小李这酷男变成自己。

可是一米七…

书中的设定很多地方都是基于小李的人高马大啊。

而且原著小李都那么酷了,阿汤哥还不满足,又给加上万人迷属性,收银员都忍不住对他飞媚眼,本来小李开车水平特别一般,退伍了之后驾照都没有,电影里居然飚车,简直就是个又性感,又无所不能的神人。

我就怀疑阿汤哥根本不是想表现小李的酷,而是打算借小李表现自己的酷。

但是表现自己之外,能不能把电影本身拍酷一点啊,还算忠于原著同时毫无技巧,还不如中上水平的电视剧,小成本劲儿跟八九十年代在录像带上看到的那些片子似的。听到不止一个人说这个适合电影台非黄金时间。

简单粗暴的通俗读物,就是这个待遇吧,反正俺们没有云图少年屁那么深刻了不起就是了,只配得起阿汤哥这个矮子。

要不要说一下我没有身高歧视?

横,老子就是喜欢用玻璃,矮子这些词。

版权所有 © 2024 Roof of the Winespring Brothers

主题设计 Anders Noren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