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电影不太期待,几条预告片拍得都很一般,姿态不好,甚至狗血。直到后来看过的人对电影的表现形式做了一些透露,兴趣才变大了一些。现在又有些后悔,如果没有这种剧透,会更惊喜一些。

可能是个人的喜好不同,后来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是觉得太疏离,我反而是被拉近了,除了开头的十分钟,(北京电影制片厂标志上的镰刀女姿势像割完人脖子的收手式,笑了一会儿,前排有个男的手机一直亮着)后来就被吸引住,有几次还很震撼,特别是丁玲看向镜头的时候,都有些愣住了。

作为个对这些人的故事非常不熟悉的人,并没有觉得很乱,尽管有的穿插也觉得可有可无,至少近结尾处又插入的一次回忆鲁迅,效果非常好。

许鞍华是适合这样拍电影的。她要用冲突剧烈的拍法,节奏常会很奇怪,早年的《投奔怒海》,老像一口气没喘完似的。单讲情节会有狗血甚至猎奇感的故事,不紧不慢地拍出来,反而洒脱。就是处理有点简单化,大概是,一个阶段突出一个特质吧,哈尔滨有点天真,因此最喜欢那部分。她的幽默感不错,又注意细节,有不少有趣的地方,离别的时候萧军给萧红送梨,又哭又说的,转到车厢里的镜头聂绀弩已经在吃了,真好玩。

汤唯嘛,长得好看别的就不需要考虑太多了,现在脸大大眼大大的美丽姑娘好难得,尖削的小脸蛋上大银幕特别不好看。冯绍峰在我看过他的电影里还算好吧,没觉得演技怎样,倒挺会挑片子的。萧军是不是该更大爷些呢,在照片上看这两个人东北味道都很重,想象一下用东北口音说那些台词。

这些年都没看过什么国产片和电视剧,演员多数不认识,有存在感的没存在感的都叫不太出名字。不是很喜欢王志文的表演。上回看午夜巴黎有过这种感觉,演一个伟大的人时过于敬畏。也许这是故意的安排,海婴出现的时候忽然人化了一会儿。

台词就太奇怪了,我对现在中国电影的台词,中国演员念台词的方式都是不满意的,这个电影也没有改善。旧社会文艺腔还好说,一些现代词语,惯性表述才真叫刺耳。

喜欢是挺喜欢,看的时候并不愉快,不时地焦虑一下。许鞍华和我可能有一些共同的恐惧,我无视,逃避,她却用电影来面对。